HR Information System

書面審查的重點檢核項目

2025-10-14 00:00:00

近期HR資訊

書面審查是求職者與企業接觸的第一步,也是整個招募流程中決定成敗的關鍵環節。然而,若僅流於形式地檢視履歷,很可能錯失真正優秀的人才。求職文件中不僅包含技能與經驗,也隱藏著個人的思維邏輯、價值觀,甚至未來潛力。唯有超越表面資訊,讀懂其背後的脈絡與可能性,才能做出準確判斷。

本文將說明在書面審查階段,不容忽視的幾個重要檢核點,協助您避免錯失優秀人才。

1. 深入了解職務內容

從求職者對職務內容的描述中,可以看出其對實務工作的理解程度與邏輯思維能力。不應僅止於「負責過某項工作」的簡單陳述,而應關注其參與工作的難易程度、負責的具體範疇、實際成效、是否與其他部門協作,以及是否具備多工處理的能力。特別是在中途招募時,工作經驗的「質」往往比「量」更重要。

檢核重點:

‧是否說明參與的是哪種規模、哪個階段的專案?

是否以量化數據呈現成果(如:業績提升○%、成本降低○%)?

是否有主動提出建議或優化流程的經驗?

2. 理解轉職次數背後的脈絡

在台灣,職務導向(Job-based)的雇用模式普遍存在,許多人才透過轉職而非內部輪調來拓展職涯。20 多歲時廣泛累積不同領域經驗,30 多歲後則專注深化專業技能,是常見的職涯發展軌跡。每 2~3 年轉職一次並不罕見,反映出成長的企圖心。因此,應避免僅憑轉職次數下判斷,而應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動機與挑戰歷程。

檢核重點:

每次轉職的原因是否具備一致性與邏輯性?

各段經歷是否能看出技能累積與職涯發展的連貫性?

3. 留意空白期間的原因

即使履歷上出現空白,也可能是因為出國進修、育兒、技能提升或家庭照護等因素。在台灣,重視家庭的文化根深蒂固,因此為照顧家人而暫時離職並不罕見。用人單位應抱持彈性與同理心,了解個別情況,避免過度解讀空白時間。

檢核重點:

是否明確說明空白期間的安排與學習活動?

是否展現重返職場的意願與準備(如:參加培訓、考取證照等)?

4. 自我推薦內容與結構

自我推薦書(Self-PR)能揭露求職者的價值觀、強項與主動性。是否僅套用通用模板,還是能夠結合自身經驗具體說明,正是判斷關鍵。真正具吸引力的求職者,往往能用自己的語言,具體而真誠地表達自我。

檢核重點:

是否具體說明其強項,並結合過往經驗佐證?

是否說明成果背後的行動與思考邏輯?

5. 看見潛力與發展性

對於年輕人才或轉換跑道者而言,比起立即上手的能力,更應著重其成長潛力。過往的挑戰經驗、考取證照、參與社外活動、持續學習的態度與邏輯思維能力,都是潛力的具體展現。不可忽視這些蛛絲馬跡。

檢核重點:

是否有挑戰新領域的經歷?

是否具備考取證照或參與業外活動的紀錄?

在書面審查階段,求職者提供的資訊往往只是片段。然而,若能看見其背後的用意與潛能,您將有更高機會發掘被埋沒的人才。
實務上常見的例子如:「書面資料無法判斷,但面試後印象大幅改變,進而成為表現優異的員工。」
培養一雙能從書面資料中發掘潛力的慧眼,正是實現人才精準媒合的第一步。

 

■【獎金・調薪率及福利制度調查】問卷填寫中■

Pasona Taiwan 正在進行「獎金・調薪率及福利制度調查」。
此調查為制度建構與檢視的重要市場參考資料,每年皆有超過 350 家企業參與。
若您去年已填寫問卷,今年只需更新前次紀錄即可,誠摯邀請貴公司一同參與!

問卷填寫截止日:10/15(星期三)

調查頁面請見:https://www.hrispasona.com.tw/cn/questionnaire